黑龙江桦南县44名女村官工作生活现状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7-09-30 编辑:1025

  近几年,随着中央和省市选聘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任职的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一大批优秀大学生走上了我县农村工作的第一线,当起了“村官”,其中也包括了一批优秀的女大学生。桦南县组织部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为关心好、引导好、使用好、发展好这支新生力量,进一步掌握全县到村任职的女大学生的基本情况,通过座谈会、电话调查和实际接触,对全县女大学生村官情况进行了调研,建立了女大学生村官信息库,并对一些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一、桦南县女大学生村官基本情况

  数据显示,截止目前,全县共有65名大学生村官,女大学生村官44人,占桦南县大学生村官总数的67.6 %。总体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年龄结构较轻。44名女大学生村官中,21-25岁的 25人,占56.8 % ;26-30岁的18人,占40.9%;30岁以上 1 人。平均年龄 26.9岁,最大年龄 33 岁,最小的22 岁,是一个以“80后”为主体的、充满着活力与朝气的年轻群体。

  2、文化层次较高。44 名女大学生村官中,研究生2名,本科学历的有42人,占总数95.4%;其中,有不少女大学生毕业于省内著名院校,如黑大、哈师大、哈商大,所学专业较为广泛,包括法律、中文、教育、经济管理、金融、行政管理、会计、政务文秘等专业,她们整体文化素质较高,接受能力强,思想观念新,视野宽阔。

  3、政治素质较好。 44名女大学生村官中,有13名中共党员,占总数的29.5%,女大学生村干部整体政治素质较高。在每次考核中(包括年度考核和季度考核),女村官的优秀率都明显高于男村官。

  4、选聘人数多、时间跨度长。自2008年8月,我县开始选配大学生村官工作,6年期间全县共选聘大学生村官91人,其中一部分大学生村官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事业编考试,主动放弃任职等形式有序流动转岗47名,截止目前,现在职大学生村官共65人,其中女大学生村官44名。

  5、聘任职务较实。44名女大学生村官中,全部明确了职务。具体任职情况是:书记助理12人;村主任助理32人。

  6、婚姻状况。44 名女大学生村官中,已婚9 人,未婚 35 名,分别占20.4 %和 79.5 %,大部分村官对婚姻持谨慎观望态度。

  7、薪酬及居住情况。44 名女大学生村官中,实发月工资为2374元,含20元卫生补贴。其中24人来自本县,20人来自县外。女大学生村官居住情况各异,有回自家的、有回所在地乡镇集中居住的,也有在任职地租房的。

  二、女大学生村官发挥作用情况

  1、工作优势。根据调研了解的情况,女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工作,有其自身的优势:女大学生村官性格柔顺,认真细致,亲和力更好,富有同情心,更善于与人沟通等优势,便于与民沟通、调解家庭纠纷,能更有效地化解各种矛盾,有利于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另外,她们有文化,有文艺专长,有利于加强 农村新文化建设,推动农村妇女素质的提高及参政、议政能力。

  2、工作劣势。当前女大学生村官们刚进村一般都会面临一些困惑:如专业不对口、所学东西用不上,村里情况复杂、人际关系难处理、村里人缺乏认同感,水土不服、工作无从下手等,出现女大学生村官异地环境融入难、岗位作用发挥难、农村工作安心难的现状,受各方条件影响,女大学生村官婚恋问题不乐观。另外,相对于男大学生村官来说,女大学生村官存在着工作思路有时不够开阔,胆量、体力、精力方面也相对较弱,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方面略低于男性。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党政部门对引导“大学生村官”尽快适应“村官”这个特殊岗位作了大量工作。但据调查了解,女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工作、学习及生活还是存在一些困难和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自身认识的不到位。部分女大学生村官把到农村任职当作曲线就业的“跳板”,当作一种在就业压力和优惠政策引力下作出的无奈选择,缺乏真正热爱农村、扎根农村,在农村建功立业、实现自我价值的思想基础,对适应农村艰苦环境、条件的心理准备不足,承受能力较差。据调查,50 %以上的人认为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对农村以后的发展前景感到迷茫。

  二是所学专业与农村工作实际脱节。从调查问卷看,女大学生村干部在校所学专业包括法律、教育、财会、医学、经济管理、新闻、英语、信息管理、金融、中文等多方面,总体上看,文科居多,而深受基层欢迎的涉农专业偏少,多数认为自己存在眼高手低,想法计划总是与实际不合的现象。

  三是普遍缺乏基层特别是农村工作经验。一是由于大部分女大学生是从校园直接到农村基层任职,有的甚至从未在农村生活过,同时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和性别歧视影响,部分地方负责人为了自身利益受损而排斥“外姓人”, 而且农村干部以男性居多,为了自身名誉,他们大多不会让年轻富有朝气的女村官在身旁,造成女大学生村官想法建议不被重视和采纳,社会各界对女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不重视、不放心、不信任”心态;二是由于制度不健全,造成大学生村官的“空降”。造成村民对大学生村官心理上的“不认可 ”。调查显示大部分女大学生自认为在农村工作能发挥作用,但只干一些琐事,放不开手脚,作用发挥不是很大。

  四是社交贫乏,遇到婚恋难题。女大学生村官是一个亟需呵护和照顾的群体,在工作中最大的问题不是遭遇不理解和面临纠纷,而是没有同龄人沟通交流,没有基本的社交圈子,尤其是很多女大学生村官会遇到婚恋难的问题,由于社交圈子狭窄,很多人成为“剩女”。

  四、面临担忧

  1、乡镇干部的担忧——大学生村官能否长久。由于大部分女大学生村官自身思想上认识的不到位,未能做到真正热爱农村、融入农村并扎根农村。同时由于年轻,刚刚踏上社会,无论家庭还是事业,都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加上每年国家、省市的公务员考试,时机一旦成熟,就会自然“流失”。从调查显示,44名大学生村官中有40余名打算报考国家公务员或参加报考研究生,这批人占全县女大学生村官的90%。只有5.8%的人愿意在农村留任。从个人情感上来讲,应该鼓励和支持她们,但从农村工作的延续性来看,村官的更换频繁是不利的,所以乡镇领导对她们三年后能不能留在农村心存疑虑。

  2、村里干部和群众的担忧——大学生的知识能否用得上。调查中,大多数村民对女大学生带领全村致富的能力提出疑问,认为女大学生只晓得理论知识,缺乏社会实践,同时又缺乏自愿服务热情,遇到一个难题,如随便一个邻里纠纷就可能使其完全乱了阵脚,很难成为群众发家致富的引路人。

  3、女大学生的担忧——三年后能否有个好出路。女大学生村官担心工作期满后,后期管理的问题。如期满以后的安置问题。这就加剧了村官不安心、不稳定工作的情绪,使他们难以扎根农村、深入工作,她们担忧三年后政府的安排,即表现特别突出的,经组织考察,优先考虑提拔重用等。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重视,大学生当村官就极有可能成为“作秀”工程。

  五、做好女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鉴于目前女大学生村官们的现状,为了能够使女大学生村官的短期服务产生长远的效益,使农村发展有良性循环,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大力支持。具体来说,就是建立五项措施助女大学生村官成长。

  (一)、建立女大学生村官服务的关爱机制。高度重视女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工作,积极开展“三个一”活动。即建立一个日常联系制度,做到随时了解和掌握她们的工作和思想动态,及时找到关爱、服务的具体方法;建立一个定期交流的平台,定期召开女大学生村官交流座谈会,及时帮助她们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建立一个关爱帮扶的对子,完善女大学生村官帮扶结对制度,让女大学生村官尽快熟悉和了解工作。

  (二)、建立女大学生村官服务的培养机制。注重对女大学生村官的培养锻炼,需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在工作中培养:妇联的各项活动和会议邀请女大学生村官参与,让她们在实际工作中学会具体的工作方法。第二,在实践中锻炼:妇联的实用技术培训、女性素质学校的培训请女大学生村官参与,聘请女大学生村官为女性素质学校的义务老师,负责各村妇女群众的远程教育工作。第三,在工作中宣传:积极推介女大学生村官为贫困妇女、留守儿童办实事、办好事,大力宣传女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上的成功经验、工作体会,积极营造女大学生村官“树典型学先进”的良好氛围。

  (三)建立女大学生村官参与妇女工作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女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建立女大学生村官参与妇女工作的三个管理机制。首先为女大学生村官拟定妇女工作目标任务,在年底的工作总结中加入妇女工作相关内容;其次,要求女大学生村官认真做好妇女工作的三项记录,即学习笔记、工作日志和村情民意记录,深入基层,开展调研,真心关爱儿童、关爱妇女,不定期的向妇联报告相关工作,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此外,根据女大学生村官的专业特长,积极搭建活动平台,开展实践活动,让女大学生村官担当起校外铺导员、女性素质老师,充分发挥女大学生村官的重要作用。

栏目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