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重薪酬的人反而能拿高工资

时间:2020-12-16 13:24:40 Salary 我要投稿

不看重薪酬的人反而能拿高工资

  在企业里有两种人,一种是对工资福利很敏感,斤斤计较眼前的得失,经常抱怨公司的政策不合理,老板太抠门,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他们的工作自然是应付差事,谈不上什么品质和质量,尽管计较了一辈子,到头来还是在低工资的层次上打工。

  也有一种人,同样的环境和工资待遇,他们似乎不太在乎,干起工作来还是劲头十足,有时还专挑别人不想干的棘手的事去做。人家问他:“才给了你那么点工资,你犯得着那样拼命吗?”他们会说:“那有什么,我不干活怎么能知道我的本事有多大?我不干一些困难的事,怎么能见大世面?”最后,这些不计较薪酬的人却得到了令人羡慕的薪酬和待遇。

  斤斤计较的人最终一无所获或者所获甚少,而豁达大度、不计较的人不仅获得了丰厚的收入和回报,也获得了令人尊敬的荣誉。其根本的原因是前者计较了眼前的小利却失去了一生发展与成长的“大利”,后者付出的可能就是多干一点,多辛苦一点,他们却砺练了自己技能和功夫,拥有了一个富足而又有尊严的职业人生。

  1、既要关注薪酬,更要提升技能

  在职业生涯理论中,对于薪酬有“外酬”和“内酬”之说,也就是“内收入”与“外收入”。所谓“外酬”指的是企业给你发的工资、奖金、补贴、福利等,以及企业现在给你确定的岗位和职务,而“内酬”则指的是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获得的培训机会、成长的空间、职业资历、技能水平的提高等。相应的,一个员工的职业生涯也就有了“外生涯”与“内生涯”之分,“外生涯”表示你现在的薪水与职务水平等,“内生涯”表示你现在的知识、能力和发展潜力等,是你现在所拥有的职业水平。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薪酬是大于薪水的,衡量收入的高低不仅要看“外酬”、“外收入”薪水的高低,更要看“内酬”、“内收入”的多少。有一次培训中,一位员工私下问我:“宋老师,我同学所在的那家企业的工资比我所在的企业高,他们那里正好需要人,同学问我过不过去。我在犹豫,您说我该不该过去?”我问:“高多少?”他说:“将近1000块。”我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就给他讲了“内收入”与“外收入”的问题。过了一段时间,我再一次去这家企业上课又见他了,说明他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由此,我们还不难理解,在职业生涯过程中,关注薪酬、待遇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但是,薪酬、待遇、职位之类的东西只是属于外职业生涯,外职业生涯的因素通常由别人决定、给予的,也容易被别人否定和剥夺。企业今天能给你加薪,明天也可能给你降薪,今天给你升职,明天也可能会降你的职、免你的职。而知识、能力、技能、素养、态度这些“内收入”,则主要靠借助企业的平台,自己持续努力地学习、探索和积累获得,这些并不会随外职业生涯因素的改变而丧失。

  可见,“内生涯”是根本,“外生涯”是表象,“内生涯”是原因,“外生涯”是结果,“内生涯”决定“外生涯”,“内收入”决定“外收入”。所以,我们应该眼睛向内,注重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这样才能在职业竞争中无往而不胜。

  2、为自己的`未来打工

  什么是为自己打工?在你成长发展的进程中,什么时候你的工作热情、努力程度不为工资待遇不高、不为上级评价不公而减少,从那时起你就开始为自己打工了。

  我们必须树立一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理念:个人成长第一,工资待遇第二。一定要珍惜企业为你搭建的平台,把工作真正当成愉快的带薪学习的过程,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在职业实践中提高自己。

  试想一下,一般情况下,人生在世,除了父母和少量的慈善家花钱供自己学习之外,还有第二个人花钱供你学习吗?如果有,那这第二个人就是你的企业和老板,老板给你开着工资,免费让你在他的“企业实验场”里学习锻炼自己,而所有的风险则是他独自承担。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这样难得的机会吗?

  【案例】年轻时不为薪酬而跳槽

  著名银行家克拉斯年轻时也在不断地变动工作,但是他始终抱有一个梦想——想管理一家大银行。他曾经做过交易所的职员、木料公司的统计员、簿记员、收帐员、折扣计算员、簿记主任、出纳员、收银员等,换了一个又一个的工作岗位,最后才接近自己的目标。

  在谈到他年轻时为什么频繁换工作时,他说:“一个人可以有几条不同路径达到自己的目的地。如果我换工作仅仅是为了每周多赚几块钱,恐怕我的将来早为现在而牺牲了……我之所以换工作,完全是因为现在的岗位、公司或老板无法再给我带来更多的教益了。所以,你必须懂得自己想做什么,想要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无论何时何地,你都要把自己的职业成长和能力提升当成第一位的事情,只要在成长方面有所收获,至于工资待遇方面的事要学会看得淡一些、忍耐一些。如果在良好的发展成长环境下,你斤斤计较工资福利,你就是在与自己的职业未来斤斤计较,你必定不会达到更高的职业境界。如果这家公司能够让你提升能力,即使工资再少,待遇再低,也应该坚持干下去。

  记住:不要因为薪酬而跳槽,而要为能力而跳槽!

  3、善于投资自己

  职业人生说起来从20岁到60岁,也就是40年的光景。25岁之前的五年,有的研究生刚毕业,有的大学毕业还不适应,频繁跳槽,职业方向和目标还没有最后确定,我们可以把这叫做职业探索期或适应期;55岁之后的五年,我们开始考虑退休后的生活,如何软着陆的问题,我们可以把这叫做职业黄昏期。这样算来,掐头去尾之后,真正的职业黄金时期也就是30年。

  特别是第一个十年,是出力流汗的十年,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十年,是付出多回报少的十年,是提升自己的知识、能力和经验的十年,更是投资自己的十年。作为职业人士要有自己的“固定资产”,也就是自己的职业知识、能力、经验和态度,这个“固定资产”的形成主要就是在这第一个十年里投资获得的。